全國首部檢驗檢測行業地方立法出臺
時間:2016-11-15 08:40:59 作者:admin 查看次數:898
11月11日上午,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3次會議通過《上海市檢驗檢測條例》,今后檢驗檢測機構對消費者有著“普遍服務義務”,更多民事檢測將受到法律保障。
面對公眾普遍提升的檢驗檢測需求,《條例》第二十條明確:檢驗檢測機構屬于事業單位法人且面向社會接受委托的,應當向社會公布其資質許可范圍內能夠提供的檢驗檢測項目。在公告的項目范圍內,除下列情形外,不得拒絕提供檢驗檢測服務;因下列情形無法提供檢驗檢測服務的,應當說明理由:
(一)被檢對象不符合樣品標準或者技術規范的;
(二)對所承擔的政府委托業務公正性產生影響的;
(三)因設備故障等原因暫時停止對外服務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經研究,法制委認為針對部分送檢難的問題,規定具有公益性質、屬于事業單位法人的檢驗檢測機構承擔普遍服務義務具有合理性。事業單位法人之外的檢驗檢測機構,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從鼓勵角度予以規范更為適當。
據悉,《條例》將于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7個方面作出創新性規定
近年來,隨著上海市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檢驗檢測產業得到長足發展,上海已成為國內檢驗檢測市場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形成了以國有機構為主,民營和外資機構多元參與的市場格局。但是,檢驗檢測行業依然存在著一些嚴重問題,針對檢驗檢測行業存在的問題,《上海市檢驗檢測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7個方面作出創新性規定。
一是《條例》的調整范圍,將所有對外開展檢驗檢測服務的活動均納入,而不以是否取得相關行政許可作為前提。規范的對象主要是檢驗檢測行為,而不是檢驗檢測機構,《條例》未對檢驗檢測機構新設行政許可或者增設審批門檻。
二是明確檢驗檢測服務的市場規則。《條例》除了制定合同簽訂、樣品交付和管理、出具報告等行業內普遍適用的規則以外,還針對檢驗檢測委托服務中容易導致糾紛產生的因素設定了要求。
三是落實檢驗檢測機構的主體責任。檢驗檢測機構是檢驗檢測服務的提供方,對于檢驗檢測行為及其數據、結果負有主要責任。針對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員能力素質參差不齊、檢測過程不規范、甚至數據造假等問題,規定了檢驗檢測機構的能力要求和基本行為準則。
四是規定檢驗檢測相關方的責任。檢驗檢測活動的構成,除了檢驗檢測機構以外,還包括委托人、報告使用人、網絡平臺提供者,以及政府部門等相關各方,其不當行為同樣會對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的真實準確造成重要影響。因此,《條例》在各環節也設定了相關方的相應義務。
五是簡化市場準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稐l例》針對實際中存在的多頭評審、重復評審、重審批輕監管等問題,設計了優化審批程序與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相結合的制度規定,在達到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目的的同時,控制檢驗檢測活動可能產生的對有關當事人或社會嚴重危害的風險,進一步明確政府部門的監管職責和監管界限,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六是制定檢驗檢測產業發展政策。針對檢驗檢測行業存在的資源重復建設、技術能級不足、品牌意識匱乏、高端人才短缺等問題,《條例》設計了編制產業發展規劃、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財政資金引導等正面激勵政策。
七是加大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為落實檢驗檢測機構、相關方以及政府部門的責任,《條例》在法律責任中規定了對違法行為所施加的從警告、經濟罰到資格罰的行政處罰,提高責任人的違法成本,倒逼市場各方主體更加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