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認可體系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澳大利亞,因當時缺乏統一的檢測標準,導致在第二次世紀大戰無法為英國提供軍火。為此,1947年澳大利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 實驗室認可體系(NATA)
一.CNAS認可的發展
60-80年代,實驗室認可機構由歐洲各國發展到東南亞各國。90年代初全球形成量大區域性實驗室認可組織;
1.歐洲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EAL)
2.亞太實驗室CNAS認可各種組織(APLAC)
3.1996年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成立
我國實驗室CNAS認可發展可追溯到2006年3月31日,起步比較晚,CNAB與CNAL合并為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on Se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二.CNAS認可組織的互認協議
CNAS是IAF、ILAC、PAC、APLAC的正式成員,與IAF、ILAC簽署國際互認協議。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保證出口方的檢測、校準和檢查報告均被進口方承認。
2.避免重復性檢測及檢查;保證:一次檢測,全球承認。
3.避免產品出現問題導致進口方拒絕接受。
4.消除貿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
以上就是CNAS的起源于發展,總體來說CNAS認可對于企業實驗室不僅可以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及檢測能力,還可以大大提高實驗室的聲譽,更有利于產品得到國際市場的信任。如果您有疑問或者其他建議歡迎聯系小迪,深圳迪瑞科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經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注冊的專業實驗室認證認可咨詢機構,專門從事CMA計量認證、實驗室CMA資質認定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