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2019年度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全覆蓋檢查情況的通報。根據通報內容,此次對全省1440家機構進行檢查,共撤銷、注銷機構資質85家、暫停處理機構372家、縮減能力機構83家。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總結如下,小伙伴們可從別人身上吸取教訓,做到未雨綢繆,不要妄想觸碰法律法規的紅線!
(一) 依法依規檢測意識不強。
有的檢驗檢測機構依法檢測意識樹得不牢,未能把依法檢測要求貫穿于檢驗檢測活動各環節,如環境、農業行業部分檢測機構,通過內部系統向政府部門報送尚未取得資質能力范圍內的檢測數據,錯誤認為此數據未出具紙質報告和未加蓋CMA印章就不屬于超范圍檢驗等問題。部分檢驗檢測機構在資質認定檢測標準已作廢,檢測項目缺少必備設備或設備檢定(校準)過期未檢,仍對外出具檢驗報告。
(二) 內部管理不夠規范有序。
有些檢測機構內部管理混亂,未嚴格按照規程開展檢驗檢測,制度規定和相關檢驗標準成了“一紙空文”。如部分機構未按照RB/T214-2017標準進行轉版,或制定的體系文件要求與實際管理模式完全脫節,內審、管審記錄出現與機構無關的內容信息。一些機構將業務量與檢驗檢測人員收入相關聯,激勵機制和導向存在偏差,導致檢驗檢測過程缺乏有效質量控制。如個別機構急于出具報告,疏于對檢測數據復核,相關檢測人員檢驗工作粗心大意,對可疑數據不敏感,出具的檢測報告存在風險或錯誤。
(三) 技術能力得不到有效維持。
相當一部分檢測機構認為,取得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就等于取得了檢測市場的“通行證”和“許可證”,忽視檢驗檢測能力的有效維持。比如,機構關鍵崗位檢測人員變更事項未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備。標準更新不及時,新標準發布實施后,仍使用舊標準進行檢驗。檢測設備損壞未及時得到維修,甚至對使用頻率低的檢測設備不校準檢定,嚴重影響機構檢驗檢測能力的有效維持。
(四) 檢測行業“小散弱”問題突出。